•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北高校

听!2019届毕业生讲述“我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故事”

时间:2019年07月03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本网讯 立德树人,桃李成荫。校园网特推出2019届毕业生故事风采特辑,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他(她)们,倾情讲述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多年学习生活留下的美好回忆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13个学院

13个关于2019届毕业生的故事

告诉刚刚高考完的你

13种在湖北中医药大学绽放的青春风景

湖北中医药大学  等你来

不负时光  不忘初心

成为下一站 杏林芳华的主角

 

中医临床学院 郑斌彬:扎根基层实现自我价值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能切身体会到农村的情况。现在能有机会学以致用,在服务基层中实现人生价值,这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中医临床学院郑斌彬来自宜昌秭归,毕业时,他选择参加湖北省选调生考试,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被荆州市招录。

郑斌彬平时就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关注三农问题、精准扶贫,爱思考爱钻研。大学期间,他和同学参加“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结合所学知识对孕妇逐月养胎和产后护理等方面进行药膳研究,“益母养生饮食”项目荣获省级银奖。“项目进行时,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团队伙伴们坚持不放弃。”郑斌彬说,这场大赛让他学到很多新知识、新技能,也更加相信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终能战胜一切困难。

“基层工作艰辛复杂。”郑斌彬明白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他立志基层,努力实现属于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临床学院 吴霖光缙:医学之路 无问西东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于小,辨的是寒热虚实。于大,辨的是人生百态……知行之路,从南到北,医学之路,无问西东。大医精诚,铭记心中。”在学校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第一临床学院吴霖光缙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收获全场热烈掌声。

吴霖光缙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医生,正是这种信念指引着他报考并来到湖北中医药大学。“刚进入中西医临床专业,我也有过茫然。”吴霖光缙说,通过系统学习中西医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学习摸索出中西医之间巧妙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专业思维模式。

回首五年求学时光,每段回忆都成为吴霖光缙宝贵的珍藏。“最难忘是担任国旗班班长,参加学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吴霖光缙说,“作为升旗手,用力抛出国旗的那一刻,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今,吴霖光缙以402分的成绩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即将离开母校之时,他说,“离别的是校园,不别的是奋斗。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珍惜在校时光。”


针灸骨伤学院 高桃珍:徜徉医学殿堂

针灸骨伤学院高桃珍是湖北随州人,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感情。2016年本科毕业后,她以学院专业综合成绩第一获得学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如今,她已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录用。

研究生期间,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无先兆性偏头痛/原发性痛经临床RTC”项目研究,高桃珍参与了方案具体执行等工作。那半年时间里,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一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边开展临床实验研究。最累的时候,连续一周都待在医院里,没有回过住处。“那时恰逢执业医师考试,只能把路上的时间都拿来学习了。”她笑着回忆。

高桃珍还参与了《疼痛针灸诊疗学》等4本针灸治疗系列丛书的编纂工作。“一开始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只有不停地看书学习,向老师学长请教。”高桃珍说,她当时研读了100多本相关书籍,经常坐在电脑面前整理资料,一待就是16个小时,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到后来慢慢有了思路才开始动笔,初稿写完后又反复修改了10多遍。“现在想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她说。


药学院 熊超: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追随者

药学院熊超来自湘鄂西边陲的少数民族革命老区桑植,2009年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十年后,他博士毕业,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求学期间,熊超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中文核心14篇,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毕业生等荣誉和奖励,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培优”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面对成绩,他很淡然,“能力不够就勤奋来凑。”

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熊超曾前往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那时,他每天与时间赛跑,晚上工作到转钟是常态,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两三点。他的工作室是一个地下室,北京的冬天很冷,地下室采光也不好。而这样的生活,整整5年,却被他轻描淡写地带过,“我能吃苦。”  

熊超的大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他策划开展“我以诗文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以读书信的方式祭奠英烈,被《解放军报》报道。这项工作案例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精品案例,所在支部被评为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他热衷于参与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足迹遍布武陵山区、大别山区、神农架林区、珠穆朗玛峰山脚……

“不服输,不甘落后,不满足现状。”熊超始终相信努力可以换来更好的明天,“图书馆和药学院每天都有朗朗读书声,这是我常去的地方,也是我曾经为了理想努力过的地方。相信多年后,我回到母校,仍会有许多学子和我当年追求梦想的模样相似,不舍昼夜不辞艰辛地重复我曾走过的路。”


基础医学院 徐波:岐黄路远 君子如兰

基础医学院博士毕业生徐波,在这个夏天为她的学生时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个外表柔弱的女生,内心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从本科到博士,一路走来,她始终饱含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并对自己严格要求、刻苦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能够留校保研读博,既有努力的成分,也有好运的眷顾。”回忆起求学之路,徐波总说自己很幸运。但“自律”二字始终伴随着她。本科时,凭借努力,她考入了学校教改班,同时担任班干部,工作、学习两不误;读研时,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寒霜,她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到实验室,常常晚上11点才回寝室休息。她说,“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会站在金字塔顶尖。”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读博期间,她多次参与教材编写和课题,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有舍才有得,”毕业后的徐波选择了留校任教,她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检验学院 学霸寝室:五人抱团考研

检验学院同一寝室5名女生抱团考研究生,秦诗洁、徐欢、徐影、卢琦分别被美国奥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录取,赵汗青报考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寝室”。

5名女生都来自北区1栋231寝室,就读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从大一开始,寝室长徐欢就带着寝室其他成员坚持每天早晨7点起床,一起去早读,这一习惯保持了4年。“大家目标很明确,也都很努力很自律。”徐欢说,平时一起复习,考研资料共享,正是这样的学习氛围让大家获益良多。

秦诗洁从大一开始决心考研,就有着清晰的复习计划。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泡图书馆和实验室,并拿下雅思、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考取美国奥本大学。

同样是申请国外研究生,赵汗青坦言,在申请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包括绩点要求、语言要求、大学联合面审等。为此,她不仅要把大学所学课程全部进行英文翻译学习,还要在德语交流上做很多准备。“德语发音有小舌音,语法规则特别多,搞不好就容易错。”她说,阅读、听力、写作、口语,最难的是口语。为了拥有良好的发音语调,她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练习发音口型,最终顺利通过APS审核和德语语言考试。

在寝室其他人看来,寝室长徐欢为大家树立了优秀的榜样。2018年,徐欢参加华中农业大学“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获评优秀营员。这一经历最终帮助她在考研时,被华中农业大学免复试录取。

“学习是需要慢功夫的,要慢慢积累。”谈起备考经历,徐影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大学四年学习的每一门课程,我都会在课后整理知识点,这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考研期间,她还自学了很多课程,特别是自己不擅长的数学,她努力学习各种网课,不断摸索、整理笔记,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寝室成员卢琦原本没打算考研,在看到室友们都在努力备战时,下定决心考研。“从搜集院校资料,到现在一步步走来,回过头看还是有满满的成就感。”卢琦说。

专业学习之余,她们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会在假期结伴旅游,一起做手工艺品布置寝室,一起学画画放松心情。“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有时也会压力大,我们就通过晚上开卧谈会来减压。”赵汗青说。


护理学院 张悦:传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护理学院张悦,曾获“新奥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希望工程激励行动”优秀奖、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和奖励,现已被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张悦说,是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帮助给了她自信与动力。张悦坦言,刚入学时,自己目标并不明确,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创新创业与科研探索,对护理学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她开始在年级组建母婴护理工作室,着手项目申报,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摸索。

2017年,她带领团队参加全国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当时为准备比赛,她和团队经常讨论至很晚。让她感动的是,即使是晚上,团队遇到疑惑,教研室老师都会及时答复她们。“每次收到老师深夜回复的邮件,心中觉得特别温暖。”张悦笑着说,“那段时间很忙也很累,但团队所有人都没想过放弃。”最终她们成为唯一一支进入总决赛的护理队伍。

“站在答辩台上那一刻,我们坚信中医护理能创造奇迹。”张悦说,护理工作需要传承创新,“读研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医护理,传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管理学院 黄亚军:逐梦中医文创

药艺猴、药画、药花、药饰……当传统中医药文化遇见现代文创,当常见中药材与首饰、日用品完美融合,顿时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这是管理学院黄亚军打造的“药艺坊”中医文创项目。

“我们想通过跨界玩法,打造多元化中医药文化。”黄亚军深受校园中医药氛围熏陶,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极大的热忱。“中医药+创新创业”“中医药+民俗工艺”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大学期间,他带领团队钻研设计文创作品,“药艺坊”项目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建行杯”财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第一名、湖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荣誉,2018年成立了文化创意公司。

2019年1月,黄亚军跟随学校工作组,参加全国“三下乡”集中示范湖北分会场活动。活动现场,他布置的中医文创展台,将中医药与传统手工艺结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群众纷纷驻足观看点赞,许多小朋友兴致盎然地参与体验。3月,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的东湖樱花节中,他参与策划的“荆楚医药”文创展,更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展示了荆楚大地独有的中医药文化魅力。

一次次惊艳亮相让黄亚军充满了信心。他希望以创意前沿的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信息工程学院 朱延辉:兴趣成就科研达人

右2为朱延辉

用“科研发明达人”形容信息工程学院朱延辉并不为过。本科四年,他获得国家级创新比赛奖项,发表4篇SCI论文、1篇EI论文。这个长相清秀的男孩身上似乎总蕴藏着强大能量。

从刚入学时的懵懂,到慢慢喜欢上医学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再到最后有所成绩,都离不开他对专业饱满的兴趣与热情。“其实科研和学习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多动手、多实践。在我看来,只要感兴趣,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难题。”

他的科研之路是从《程序设计》课程开始的,是这门课激发了他把计算机知识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热情和信心。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和素养,他加入了学院胡芳老师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小组。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他带领的团队获2017年中国大学生医药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基于谱聚类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研究”和“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的中医药数据分析”两个项目获2018年“挑战杯”校级重点立项。

毕业后,朱延辉将到美国西弗罗里达大学数学专业深造,主攻数据科学方向,继续他的“科研之路”。


人文学院 张磊:将青春年华献给军营

“我将永远铭记我曾经是一名光荣的海军陆战队军人。”2016年秋天,在庄严的海军告别仪式上,张磊向军旗敬了最后一个军礼,收拾好行囊,挥手告别朝夕相处了两年的战友,返回湖北中医药大学。她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然而,军旅生涯的洗礼却足以影响她的一生。

成为一名军人,一直是张磊的梦想。大一下学期,她看到学校征兵宣传信息,埋在心底的梦想开始萌动。“当时一是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二是怀着对军旅的热爱与向往,想参军磨练自己,将热血青春献给军营。”张磊顺利进入海军陆战队。

军队紧张充实的训练并没有吓倒这个大学生女兵。在新兵连,张磊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整理内务、早操,背着3.6公斤的步枪进行3公里长跑拉练,还有军体拳、匕首操、格斗、射击、攀岩等高强度体能训练。“虽然有时会想念学校和家人,但部队充实的生活使我的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带给我的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参军期间,张磊被评为“优秀士兵”。

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在部队养成的严谨作风和务实态度让张磊在学习中取得了更出色的成绩。她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省级“挑战杯”铜奖、校级“金话筒”比赛三等奖、院级朗诵比赛一等奖。如今,张磊完成本科学业,进入东方启音言语治疗(深圳)有限公司工作。


外国语学院 秦俊毅: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

连续四年专业成绩班级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专四专八良好……外国语学院秦俊毅凭借着亮眼的成绩,成功保研中南大学。

秦俊毅习惯给自己加压,制定短期目标任务。大一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二考专四,大四考专八及口笔译证书,同年获湖北省翻译大赛特等奖,目前已成功申请军运会翻译岗位。“语言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此,秦俊毅坚持每天阅读英语,早起背书,“尤其是医学英语,有趣也有难度,时间紧张的时候走路都在想着背书”。

2018年,秦俊毅赴长沙参加中南大学保研夏令营。“看到很多优秀竞争者,压力陡然增大。”秦俊毅至今记得当时突发腰椎间盘突出,在宾馆里躺都躺不下去。“庆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感慨,“知识就是力量,每份成绩背后都需要艰辛付出。”


体育健康学院 江曦: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找到自己热爱并为之充满动力的事情,是人生一大乐事。”来自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江曦回忆起大学生活时这样说道。探索与奋斗,成为她大学四年的主旋律。

大学期间,江曦也曾因为专业迷茫过,但她相信,提高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未来的路自然会越走越明朗。“我们学校学风浓厚,希望学弟学妹们重视专业学习,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她说,“无论前景如何,只要成为一个领域中较优秀的人,定会有不俗的成绩。”

课余时间,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总是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志愿服务能让我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江曦笑着说。

目前,江曦已被保送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关于未来,她说,希望能够创业、深造两不误,在医学之路上求索前行。


国际教育学院 乌赛夫: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真的很喜欢汉语,很喜欢中国。”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乌赛夫来自巴基斯坦,2013年到中国学医,谈起自己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他言语中满满的都是不舍。

初来中国时,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乌赛夫下决心学习中文,并顺利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三级。“汉语真的太神奇了!” 平日里,他也会经常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朋友们练习说中文,相互促进。

“我们和中国朋友一起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快乐充实。”最让乌赛夫难以忘怀的是,大学第二年组建留学生队伍,第一次参加学校足球赛。“我在那场比赛的最后进了球,为队伍赢得了比赛。”乌赛夫说,当时非常兴奋,脱掉球服在球场上狂奔。

“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面对毕业,乌赛夫不愿告别。他动情地说,将来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妻子再来中国,回到学校,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回想自己在这里度过的别样时光。


未来的中医人

准备好了吗

报考湖北中医药大学

和他们一样

为心中信仰 脚下大地

努力奋斗 飞扬青春 收获梦想


相关报道链接:

湖北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听!2019届毕业生讲述“我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故事”

(采写:胡丹萍 鲍远纯 李谷雨 冉光辉 谢红岩 曹永龙 徐奥

张佩玲 奚蓉蓉 乔梓烟 陈佳琪 邓芷琳 杨威 王明丽 姜德华)

上一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
下一篇:濒湖论坛徐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夏有兵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
(作者:佚名 编辑:湖北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