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北高校

两学一做桃李无言 下自成蹊

时间:2016年07月06日 信息来源:湖北医药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翟成蹊,毕业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学专业,曾供职于腾讯、西门子等多家知名企业,现在是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教研室的一名老师。

一、坚持初心,方得始终

翟成蹊自己透露,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深受一本书的影响。那本书是诗人王小妮的《上课记》。翟成蹊清晰的记得《上课记》前言里的一句话“如果一切都是徒劳,那也要让这徒劳发生”。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师梦。入职湖北医药学院四年多以来,翟成蹊一直坚持着热爱教学的这份初心。他总是以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来激励自己:读书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翟成蹊觉得前两条暂时还可能做不到,就把“为往圣继绝学”写进了自己的党员承诺,以此勉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抓紧机会,坚持学习

翟成蹊认为要做一个好老师,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文化修养以及人格魅力。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才能成为被学生看得起、被尊敬、能信赖、能托付重任的人。翟成蹊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还利用一切机会努力争取外出培训,四年以来他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培训,获得了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BCC生涯教练、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SIYB创业教育培训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教育证书。此外,他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自学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自费参加了多个网络培训课程。

三、细心打磨,精益求精

在翟成蹊看来,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教学活动中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幸福的事。

翟成蹊老师说,上课的过程就像拍一部摄人心魄的电影,在起承转合上都要精益求精才能引人入胜。

所谓起,就是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写好开场白,不能一上来就开始BIABIABIA讲正式内容。就像电影刚开场的时候一般都有一个小高潮来导入情节,吸引观众坐下来看,上课也是一样,翟成蹊们也做好引子,勾住学生极易分散的注意力。

所谓承,是要建立起已学知识与授课内容的有机联系。就像你上周追了一集美剧,这周再看最近更新的一集时它也会有一个前情提要,这样才能叫连续剧,上课也是一样,只有这样每节课才能联系成一个整体,课程框架才更有逻辑和延续性。

所谓转,是要把握每个主题间的有机联系,每个主题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过渡自然,这样的讲授才是结构化的知识,而不是碎片化的集合。翟成蹊在课程设计时总是以问题为中心,在逻辑上一环套一环,让自己的课程像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一样吸引人。

所谓合,是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归纳总结。在这方面,翟成蹊认为教师应该学习那些把经典文学作品搬上荧幕的导演,看看他们是怎么整合修改剧情的。翟成蹊说四大名著的老版电视剧,之所以历经这么多年而长盛不衰,不是因为他们的拍摄技法有多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对剧本内容的把握和修改,有自己的思路和主线,能够把原著中最精华的内容展现出来。如果完全照本宣科,试问为什么还要看电视剧呢,直接看书不是更精彩。

翟成蹊把每次上课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作为自己绩效考核的KPI。为了提高自己的KPI,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翟成蹊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教书原则,他称之为“九好原则“:即搭好每一节课的框架,准备好每一段讲稿,做好每一张PPT,设计好每一段板书,讲好每一个故事,拟定好每一个提问,挑好每一段视频,策划好每一个实践游戏,组织好每一次考核。在实践中,他一直以这九个好来要求自己。这样的严格要求,让翟成蹊的课程精彩有趣,“热闹非凡”,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和点赞率都名列前茅。

翟成蹊坚信只要能坚持这个“九好原则”,不愁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课程。他认为,花时间去打磨每一张PPT是值得的,即使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看,但只要自己是用心做的,总还是有人会看;列好一条条作业要求,即使不是所有都学都会在意,但只要自己是为了学生着想,总会有人理解;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即使不是所有同学都欣然接受,但只要是自己是真的在引导他,总会有学生默默改正。

凭借这样的要求,翟成蹊的课程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也赢得了督导专家的赞誉。在2014年学校组织的优秀教学奖比赛中,翟成蹊荣获三等奖。翟成蹊表示这是对自己过往教学的鼓励,也是对他今后教学的鞭策。

四、创新思维,不拘一格

翟成蹊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课是大势所趋,在传统课堂中也应该进行精细化教学。他发现学生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最多能维持十分钟,所以他在课程设计中每十分钟就会插入一个兴奋点,可能是一个精心挑选的案例供学生讨论,也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与课程主题有关的视频,抑或是一个与此相关的小游戏,通过这样的设计,翟成蹊总能让学生不断跟上自己的思路。

翟成蹊发现,学生座谈会上反馈的问题中排名第一的永远都是增强互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把翻转课堂和互联网思维想结合,课前给学生提供讨论话题和资料,让学生自己先自学和讨论,然后在网络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这些问题他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并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变革,翟成蹊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等系列课程,成为了湖北医药学院历史上第一个把互联网思维、翻转课堂和慕课相互融合的公共基础课程。他主持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改革教研项目在结项评审中也获得了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鼓励质疑,不断超越

翟成蹊认为在科学研究中,质疑精神非常重要。他经常引用胡适先生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做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翟成蹊说,过去人们对老师的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侧重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忽视了起疑。因此,在古代中国,往往是师傅传弟子,一代不如一代,因为下一代最多只是自己的复制品,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翟成蹊认为在现代社会,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因此,在课堂上,他利用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利用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台撰写各类评论文章,传递科学与理性的独立思想。2015年,翟成蹊还被中国文明网聘为特约评论员。

六、关爱学生,用心育人

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陪伴者,翟成蹊老师一直热心指导、参与各类学生活动。四年多来他指导各类学生科研、创业、创新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学生社团项目等20余项,2013年他被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院评委学生科研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被湖北医药学院聘为职业指导师,2015年被湖北医药学院大学生学生支持中心聘为教师志愿者,2016年被湖北医药学院口才与交际协会聘为指导教师。此外,他还一直坚持在湖北医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无偿的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服务,3年来累计案例100余人次。

有好几次,翟成蹊都是在路上被不知名的学生拦下来,希望能够提高职业或心理方面的指导,翟老师基本都是有求必应,尽力提供支持。有一次甚至有一名校外学生在晚上来到心理咨询室,希望能够得到心理援助。这名学生甚至提了一箱水果来表达诚心,翟成蹊拒绝了学生的果篮,但还是义务给这位校外学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此外,翟成蹊还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心理学服务。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组织了我市几所高校和高中的心理老师成立一个心理学的公益组织——心理四叶草,为各个高校、高中和社区提供无偿的心理学公益讲座服务,2015年以来已经在湖北医药学院、十堰市一中、二堰社区街办、太和医院培训中心进行了多次公益讲座,并广受好评。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翟成蹊还在业余时间建立了一个旨在提高自我控制力和行动力的公益QQ社群——IACT,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期活动,社群成员发展到140人多人。借助这个平台,翟成蹊无偿地给社群成员进行了多次线上公开课,介绍了三件事记录法、番茄工作法,生涯平衡轮、习惯日记等多种自我管理工具,还坚持每月一次的主题分享,如学习英语的正确姿势、如何进行寒假计划、伟大的IACTER介绍、快乐春节、爱情心理学等。IACT社群目前已经成为翟成蹊老师传播生活学习正能量的集散地,每天早上6点不到,成员就开始打卡签到,互相督促早起,开启充实的一天。

翟成蹊认为,在真理追求的道路上没有终点,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会荐稿)

上一篇:涂汉军带队考察徐州医科大学和蚌埠医学院
下一篇:我校获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作者:佚名 编辑:湖北医药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